使人和睦的律師 陳守煌平安恩慈走人生下半場
2016-09-04 | 事務所最新消息
在關說風波爭議中,以「一生清白坦蕩蕩,基督徒不說謊」態度來面對的陳守煌,從最高檢察署檢察官退休後繼續留在法界,與前特偵組主任陳雲南、最高法院檢察署前檢察官陳榮宗、高等法院前法官黃國益、最高行政法院前審判長黃合文…等六人合開律師事務所,於八月25日舉行開幕感恩禮拜,當天湧進數百賓客,法政商界致贈花籃排滿走道。
他將事務所取名為「平安恩慈國際法律事務所」,希望秉持聖經箴言卅一章8、9節:「你當為啞巴開口,為一切孤獨的伸冤。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,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。」的教導。
希望為孤苦弱勢伸冤
陳守煌受訪表示,很多困苦窮乏受冤屈的弱勢族群,實在需要透過信仰來幫助他們。除了官司的勝負外,他用聖經的話「平安恩慈」成為事務所的名字,希望能夠「行公義、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。」(彌迦書六章8節)所以除了訴訟的輸贏外,他們追求訴訟的最高境界和願景就是「圓滿」。
例如:對於夫妻、親人、共有人、合夥人或好友之間產生的訴訟,希望透過聖經話語的教導及人生哲學溝通,也藉著為他們禱告,讓當事人不要因「圖一時之快,而結難解之怨」或「爭一口之氣,而起難言之恨」,讓他們「多一分寧靜,就多一分祥和」,能夠化「冤冤相報何時了」的「雙輸」,成為「相逢一笑泯恩仇」的「雙贏」。
曾任法官、檢察官、主任檢察官、檢察長和政務次長,和現在扮演律師的角色完全不同。陳守煌表示,也因為過去的角色,讓他看見「律師」角色的重要。過去他常看到很多「強凌弱、眾暴寡」的情形,很多弱勢族群受到冤屈,無法替他們伸張正義,有的可能因不懂法律而陷入一片茫茫無助的當中。
陳守煌說,若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,就能幫助當事人爭取到應得的權利和保障。其中,最重要的是能釐清事實,從法律保障的角色為當事人思量該得的權利。事務所也與兩岸三地的律師事務所策略聯盟,他希望用專業、誠信和負責的信念來服務大眾。
陳守煌民國60年就考上律師證書,這份律師證書已放了45年沒有用上;這次能實踐理想,讓這份證書有「用武之地」,他覺得非常感恩,將繼續倚靠神帶領前面的路!其中,八月10日從最高檢察署退休,他選擇退出法務部推薦的大法官提名,他說,這是基於對合作師長及夥伴的誠信。
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
對於未來在法庭上可能會「檢察官(曾任)對檢察官(現任)」,他說,法庭上講的是「法理情」,依法論法、捍衛公平正義。他希望透過聖經話語教導和人生哲理的溝通,讓大家放下仇恨、恩怨,促成大家「相逢一笑泯恩仇」的境界。如聖經上說: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」,期望在打贏官司之外能追求一個「圓滿」。
他的家人非常支持他,妻子台北靈糧堂謝淑珍牧師也很高興他日後的規劃。謝淑珍牧師表示,她很支持先生在人生下半場走不一樣的路,以他幾十年來不論是對法律和財經的熟識,相信開業後應能幫助很多的人。有些人也許平常不見得有機會接觸,希望因著成立律師事務所後,上帝可以透過事務所帶領接觸更多的人,也能藉由事務所幫助這些人經歷到神。
轉載自使人和睦的律師 陳守煌平安恩慈走人生下半場
作者:李容珍
來源媒體:基督教論壇報